EVO视讯中国故事|刘根平:“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35年打造区域教育质量的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4-07-18 23:23:32

  EVO视讯引子:他学教育,做教育,扎根深圳30年。他切实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用思考和行动有效地诠释着教育,尤其对深圳教育充满感情和热爱,对深圳教育形成风格和独有的流派特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可以称其为“深派教育”的一位代表。他走过的教育之路是一条“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质量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促发展”的价值实现之路。

  刘根平,1963年生,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大学特聘博士生实践导师,南方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深圳市南山区第五届政协副主席,南山区教育局原局长,美国加州大学(UCSD)高级访问学者,深圳市第六届党代表,南山区第四届人大代表,深圳市第五届青联常委,华南师大教育科学院硕士导师,深圳市校长培训中心授课专家,2018年“深圳市教育领军人物”,2020年“深圳市教育改革先锋人物”。1988年参加工作,深耕教育35年,先后担任博伦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南山外国语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深圳蛇口育才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兼育才中学校长,南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南山长青大学常务校长等职务。先后出版专业论著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翻译出版英文论著(文)20余万字。

  初见刘根平,他在南山政协办公室看最新一期的《中国基础教育》杂志,其中有他发表的学术文章《破解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南山密码》。说起教育质量,他打开了线年前,他从东北春城来到南国之滨,离开留校从教5年的东北师大来到深圳南山,先后在深圳博伦职校、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外国语学校、蛇口育才教育集团、南山区教育局和南山区政协任职,这是一条“以质量为目标,以改革促发展”的教育价值实现之路。

  他对教育质量的思考和研究,在深圳南山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逐步形成理论的力量和实践的启示,并有效地影响着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学校和地区。

  刘根平扎根教育事业30余载,深刻认识到“深派教育的内核是创新和质量”,并用实际行动诠释深派教育,他把“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质量”确立为其行动目标,围绕“国际化、信息化、均衡化、素质化和个性化”,实施质量攻坚行动。

  时光倒流至1981年,刘根平参加当年全国高考。“报考师范吧,咱们需要更多更好的老师,将来有机会要做个好校长。”班主任杨老师力荐他报考东北师范大学EVO视讯。于是,他以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文科状元的成绩,考上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从此与教育结缘。

  1983年全国普及义务教育检查,全班同学分组赴各个乡镇辅助开展验收工作。从省会城市来到山乡农村,基层义务教育的状况远在刘根平的意料之外,他意识到,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仍任重道远。“打造教育质量,力促教育均衡,抬高教育底部”也成为多年后他管理学校、谋划区域教育部署的系列重要举措之一。

  作为大学系里的佼佼者,读研成了不二选择。1985年刘根平顺利考取教育系硕士,师从新中国第一代教育理论家王逢贤教授,成为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后的第二批硕士研究生。

  在结束东北师大7年的本科和硕士学习后,刘根平留校任教。当时他的导师王逢贤嘱咐他,“到一线去,这样才有更丰富更真实的案例,才能形成扎根实践的研究成果”。

  两年后,刘根平带着投身教育实践的热情到东北师大附属中学,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一名基础教育的观察者和研究者。东北师大附中当时是全国八大重点高中之一,承担全国性的课改项目。他当时的想法是,先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看看能不能让学校教育发生一些改变,再从实践中归纳总结,用以改进提升教育理论。

  从大学讲坛走到基础教育一线,在当时的教育学硕士中还十分罕见。当时,部属师范院校教育系硕士毕业生稀缺,从不会分配到基础教育一线工作,刘根平笑称自己不小心开了“教育学硕士到中小学任教”的先例。

  在东北师大附中3年实践,时任校长李硕非常支持刘根平开展基础教育研究,在学校老师和行政干部支持下,他推动实施许多研究课题和改革项目。比如:东北师大附中在全国较早开展“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的课程改革实验。

  也就是在这段时期,刘根平接触到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这些理论和代表人物对我影响比较大”,他尝试将工业领域的质量管理理论移植到教育领域,并接连发表《论普通中学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等学术文章。

  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经济发展迅速,各种新行业、新职业、新岗位在市场经济中应运而生,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和流水线劳动者,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迎来发展,深圳一大批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当时深圳还处在农村教育阶段,不仅幼儿园数量少、规模小、质量也不高,更没有独立设置的职业高中。学校环境也很艰苦,对学校的要求是“三有一无”,有电灯、有电风扇、有投影,无积水。和东北师大附中没法比,研究生也很少。基于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刘根平还是选择来深圳。

  在“教育人才库战略”背景下,1993年刘根平特批调入深圳,被南山教育局安排到南山第一所职业高中——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的筹备组,并先后担任教导主任、副校长。

  到深圳后,刘根平围绕“教育质量和创新”这一核心开展实践和研究。在老校长带领下,在设置专业时EVO视讯,秉持超前眼光,瞄准选择未来的热门行业,最初设立的5个专业中有1个是珠宝专业。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认为珠宝是奢侈品,面向少数人,就业面很狭窄。“但我们筹备组很看好这个专业,陆续开设珠宝加工、珠宝设计、珠宝鉴定、珠宝营销等课程,博伦职业学校同时加挂另一张校牌——深圳市珠宝学校。在职高阶段设立珠宝专业,博伦职校是全国首创。”

  开设珠宝专业的前瞻性,在几年后得到验证。如今,罗湖水贝片区聚集着黄金珠宝产业法人企业约7000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7万人。

  专业方向决定课程方向,也决定教师要求,作为职业高中的学生,需要理论和实践结合,课程体系需要兼备文化理论、专业理论、实际操作,教师需要兼备文化课、职业技能。

  在博伦,刘根平带着理论思考去实践,伴随专业、课程EVO视讯、教师的组建,博伦学校三年内成为省一级职业高中,“这是教育质量理论的实践成果”。与此同时,他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思考,先后发表《超越困境介入市场探索特区职教新路》《专业集团化:职校校内管理体制的有效改革》等多篇学术文章。博伦的建校和发展,为南山职业教育发展奠定实践和理论基础。现在,职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从各种条例法规鼓励举办职业教育,到职教法的修订明确职业教育地位,职业教育正不断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与支持。

  当时,南山在深圳率先提出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思路和行动。南山教育现代化的两大动力来自教育科研和教育督导。1996年刘根平从博伦职校调到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这是全国第一个区县级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教科所成立之初就肩负着指导全区教育科研工作的使命。

  过去,教育科研好像就是大学里学者们的事情,是象牙塔里的工作。但经历了从大学课堂、大学研究所到中小学校园和课堂的实践,刘根平认为,基础教育要突破和创新,也必须让一线校长和老师们主动拿起科研武器,把教育教学和管理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这才是科研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担任教科所所长后,刘根平着手把教育管理和教学行为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启动科研行动,打破科研神话,校长可以搞科研,老师也可以搞科研,以教育科研促进教育改革。

  在“行动研究”方略的引导下,南山教育迅速掀起“人人做科研,校校有课题”的风气,涌现出一批能把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从实践中升华学校办学理论的校长。海滨实验小学“以美启真”的实验课题就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教育成果,成为深圳市唯一一所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的学校。育才中学的“青春期教育”、育才一小的“个性化教育”、南头小学的“兴趣·个性·育人”、海湾小学的“社区教育”、华侨城小学的“生态教育”等等都成为理论指导实践,科研推动教学的样板学校和成功案例。

  同时,在教科所三年时间中,刘根平深入思考深圳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陆续发表《深圳、香港的教育衔接与深圳教育的现代化》《校长负责制是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立的关节点》等学术文章。他认为,深圳教育现代化既是深圳经济、社会与教育同步起飞的保证,又是深圳教育完成其第二个过渡的必然要求

  1999年,刘根平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出任南山外国语学校校长,成为当时深圳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最年轻的校长,让教育理论深化成学制改革、体制管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

  当时南山教育在改革中探索特色教育的发展,新成立的南山外国语学校在国际视野中谋划发展和系列改革,大胆开展“幼儿园大班+小学5年”的学制改革探索。

  体制管理方面,刘根平在南外几年时间中,南外从一个校区发展为三个校区,形成南外集团雏形。集团化办学以后,南外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18个校区的K12优质教育品牌。

  课堂教学方面,刘根平以英语教学模式改变为契机,从英语课堂开始,打破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此外,还设置了“英语文化节”“中西文化现场夏令营”以及广泛的国际国内姊妹校交流等丰富的课外活动,超前实现中西文化交流。

  刘根平刚任职南外校长时,学校还没评上区一级。他通过等级评估,倒逼学校提高教育质量,2004年完成省级评估,“外国语系列学校”品牌在深圳迅速崛起。

  2002年是刘根平编织教育质量理论经纬的重要时间点,当年他有幸成为深圳市委组织部“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第六批学员,赴美国加州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深圳市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赴美培训,受时任深圳市副市长庄心一接见(左一)

  访学期间,他围绕美国教育的质量和效能,以及创建世界一流基础教育这一主题,到数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合作研究和访问,广泛调查研究,查阅大量资料,零距离接触体验了美国文化和教育。这段经历,使得他静下心来反思很多东西,能够以更理性的视角分析中外教育的差异。

  完成为期一年的深入学习,刘根平参考美国优质学校模式、指标体系、推进基础教育质量优化的20个著名行动计划,以及蕴藏其中的可贵经验和启示,以《质量与效能:美国创建一流基础教育的启示》为题撰写研究报告,后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一研究报告对深圳基础教育改革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刘根平提出要重新完善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内涵,认为学校教育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打造学校教育质量是包括学校环境、文化、法规制度以及学校教育全部要素的连续全面的创造和监控的过程,因而不仅是一种教育结果,而且是一种教育哲学和教育过程。要从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和深圳人的现代化出发,系统研究每个学段、每个年级、每位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人格发展标准,建立深圳市高质量基础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并以此来引导新一轮课程改革。

  2007年,在组织安排下,刘根平作为南山区教育局副局长兼任蛇口育才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和育才高中校长。育才学校是深圳改革开放后创办的第一所基础教育学校,和深圳大学同年诞生。

  在传承和创新原则指导下,刘根平总结提出“新育才精神”,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龙鹰对话”“国际课程计划”“校外脑库计划”“海外华文教育”等。率先导入“波多里奇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成为国内首个完全采用该标准进行管理的学校。

  在刘根平担任校长期间,育才中学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评估,学校在全市高中排名从第12位跃居第8位,总体教育质量不断提升。2008年,育才教育集团获得南山区人民政府质量奖。

  如今,刘根平许多成熟做法已经从南外、育才的集团校创新,升级推广至南山全区,成为教育的“南山质量”的组成部分。比如南山区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校中倡导并大力推进、全面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多所学校成为全市开展教育系统卓越绩效管理试点单位。

  在南山教育战线年刘根平成为南山区首个通过公开竞聘形式上岗履职的南山教育局局长。接过沉甸甸的接力棒,他深感责任重大。从1990年建区开始,南山教育披荆斩棘,从薄弱起步,实现了农村教育到城市教育再到现代化教育的蝶变。他时刻在思考一个问题: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续写南山教育的更大辉煌?

  当时,南山提出要建设“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教育必须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围绕这一目标,提出“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让每一位儿童都幸福”的南山教育理想,确立“均衡化、优质化、多元化、国际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全面启动南山教育质量攻坚五年行动计划,推动集团化办学,提前布局南山北,促进区域教育公平。

  刘根平记得在2013年一次全区处级干部的党课学习辅导会上,时任南山区委书记李小甘曾用“进了屋内像欧洲,出了屋外像非洲”描述南山南北片区的差异,并首先向教育发出动员令:整合资源,大胆改革,尽快实现南山教育发展的优质均衡。

  为完成区域优质均衡发展的历史重任,刘根平鲜明地提出南山教育发展的“三个均衡”,即南北均衡、新校老校均衡、公办民办校均衡,同时巧打六张牌:新建学校“建一所优一所”、实施中小学-大学伙伴计划、集团化有效放大优质教育覆盖面、超常规配置校长和教师队伍、大力构建丰富均衡和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信息技术全面赋能学校建设和学校教育。采取七大行动:加快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建设、打造新优质品牌学校、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北部流动、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推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推动民办教育优化升级。

  刘根平带领南山教育人进一步提升学校建设标准,每平方米造价在原基础上提高40%,形成了远超“国标”“深标”的“南标”。同时,借助招商蛇口、华润、万科、华侨城等知名企业优势,通过配建、代建、总承包等模式,提升学校建设速度和质量。近五年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25所(其中新建17所、扩建8所),增加学位4万多个。

  为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的,不断创新集团化办学措施,形成集团化办学的“特区经验”:从组建具有共同基因的“加入型”教育集团的1.0时代,到组建母校孵化新校的“内生型”教育集团的2.0时代,再到强调各成员校内部共生共享的“复合型”教育集团的3.0时代。

  在刘根平看来,教育质量能否经得住时间考验,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是核心保障。南山教师队伍建设大致经历三个发展时期,1990—2002年“引进人才为主”的1.0版本,到2003—2013年课程改革时期“引进人才加自主培养”的2.0版本,再到2013年以后进入“自主培养为主”的3.0版本。

  在3.0阶段,南山启动2个计划。一是以行政为导向的“先锋计划”,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学校行政干部;二是以学术为导向的“引领者计划”,着力培养知识丰富、教学能力强、师德修养高的教师。

  为了培养一批富有理想和使命感的教师,刘根平决定发布《南山教师宣言》,明确教师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此来净化教师的职业情感。2014年,深圳教育局发布《深圳教师宣言》。2016年,教育部发布《人民教师誓词(征求意见稿)》。如今,在各种场合的教师宣誓仪式,已成为教育系统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对于未来教育的期许,刘根平直言,未来教育一定朝着高质量发展,由点形成线,由线形成面,由面形成立体,由立体形成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人、设施、设备、课程、文化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众筹。大家对教育不能仅仅是批评,要有建设性的意见,要担负教育的责任人,所有人都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形成一个全要素的协同生态、自我适应的系统,这是未来创造高质量教育非常重要的保障。

  质量是全面的,质量是创造的。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高质量教育体系包括高质量的教育目标,高质量的教育关系,高质量的课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和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质量追求具有教育价值和美学特征,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图文/2024年《特区教育特刊·深派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