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O视讯多措并举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发布时间:2024-12-07 17:09:38

  EVO视讯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同时,伴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到来,各国高等教育为了争夺更大的学生市场,其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重要方面。因此,坚持多措并举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解决当下较为突出的教育质量监控问题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关键场所,应主动强化自上而下的质量保障意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高等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相关规范、要求和指示,将建构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视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任务列入议事日程,自觉加强自我考核、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营造良好的质量保障生态EVO视讯。

  高校应借助日常学习、宣传推广等手段,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质量文化观和质量保障意识。一方面,主动把握教育契机,定期组织召开面向全体教职工的质量保障意识教育,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在质量保障工作中有突出表现和突出成就的教职工代表等开展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引导全体教职工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高水平、严要求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另一方面,借助各类传播媒介和官方网站宣传推广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引导广大教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校风、校训、校歌、校徽、校纪、教风、学分中融入素质文化,将“责任高于一切”的理念融入教学管理全过程。同时,定期开展“大教育家”“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的评选,激励广大教师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质量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发展观、管理观中融入质量评估理念,从而促进质量评价范式的转变。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从生源质量、教师队伍质量、硬件更新、环境建设、管理配套等角度入手,逐渐引导广大教职工适应学校发展模式的转变。从“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从管理转向教育服务,尊重学生这一核心利益群体在质量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高等院校构建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主动扛起人才培养重担,自觉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需要和根本保障。因此,高校既要以系统思维为指导,构建大质量保障体系,也要以问题思维为导向,构建具体的小质保体系和适用性强的质量保障体系。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党委领导班子协同各职能部门协同参与,由教务处牵头,各教学单位、教学主体积极响应,构建合力育人、协同保障的大质保体系EVO视讯,确保质量保障责任意识落实到人、落实到事。同时,注重引入监督机制,组建院系两极内部督导机制和外部监督保障机制,成立联合督导、共同治理、内外联动、上下一心的联合督导委员会,制定明确的督导工作管理规范、质量标准和管理手册,完善数据监测、定期巡检、问题整改等督导反馈链,坚持以质量标准为核心构建螺旋式上升的闭环式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按照研究型、应用型、职业技能型的类别归属,制定兼具较强操作性与适用性的分类评价保障体系,从而在实践管理中不断巩固办学自主权、提升管理创新能力。同时,高等院校应制定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包含目标、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小质保体系,以适应和满足多元化的教学需求和发展需求。

  目标层面,将质量保障的重点由管理性转向服务性,逐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课程层面,从国家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要角度优化专业设置,注重专业细化的同时,开设更多具有交叉学科性质和学科联系较强的专业;完善学分互认制度、学历证书互认制度,允许学生跨专业、跨院校进行选修。教师层面。改革传统的编制模式,逐渐形成合同制聘任模式,优化队伍结构,激发教师主体能动性;将教师的社会贡献、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师德师风、公益服务、学习经历、理论功底、媒介素养等纳入考评体系,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以适应多元化教学需求。学生层面,构建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认知水平、情绪情感、意志品质、行为倾向等进行动态评估,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将自我评估、专业认证、院校评估等质量评估手段融入学生评价体系之中,全面反映学生素质水平和学校育人成效。

  本文系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CIQA)首批(2024年)招标课题“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督导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指向学习结果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研究”(项目编号:GH23019)。

  (作者赵相莲系吉林农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汪树理系吉林农业大学测试中心实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