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O视讯2005年5月20日,在佛山市容桂镇和东凤镇交界的地方,梁华把5岁的女儿梁晶浪送到弟弟住的地方,然后就去上班了。
梁华在容桂镇打工,他工作的单位包吃包住,条件很好,但就是有一点,不准许带其他人住在宿舍里,女儿也不行。没办法,他只好把女儿暂时送到了弟弟的住处,弟弟也在这边打工。
等梁华下班时,天空下起了暴雨,他撑起雨伞,正要去弟弟那里接女儿,突然口袋里的手机响了。
梁华打开手机,听到的是弟弟焦急的声音:“哥,不好了,小晶浪不见了!”梁华被这突然的消息几乎吓瘫,他赶忙往弟弟的宿舍赶去。可等待他的,却是父女俩长达13年的别离。
梁华是广东雷州人,他的老家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经济比较落后,为了改变家庭经济状况,梁华和弟弟都来到佛山打工。
当时梁华已经有三个孩子EVO视讯,妻子在家既要种地、照顾老人,又要照看孩子,实在顾不过来,梁华就把5岁的二女儿梁晶浪带到了容桂镇,这样既能分担妻子的负担,又能让小晶浪受到良好的教育。
梁华之所以要带小晶浪出来,一则因为她快到入学年龄了,二则因为小晶浪特别聪明懂事。
有一天深夜,梁华迟迟没有回家,5岁的小晶浪就懂得惦记爸爸,她拿起手电筒,来到田里找到爸爸,跟爸爸一起回了家。
5月20日,梁华在上班前,暂时把女儿送到弟弟打工的地方。可没多久就接到弟弟打来的电话:“哥,不好了,小晶浪不见了!”
原来EVO视讯,因为弟弟也要上班,所以就委托一位朋友暂时照看小晶浪。这位朋友给小晶浪弄了吃的,然后把小晶浪锁在了房间里,他以为这样万无一失。谁知道,被关在房间里的小晶浪,一个人非常害怕,她竟然从窗子里爬了出来,他要出去寻找爸爸。
小晶浪对周围的环境不熟悉,她只顾往前走,走着走着就下起了暴雨。街上是来往的车辆和匆匆赶路的行人,一个5岁的小女孩在大街上行走多么危险啊。
但是小晶浪是没有安全意识的,她没命地往前跑,一点目标也没有。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快找到爸爸。她只记得走过了一座桥,但是过了桥之后,她更加不知道往哪里去找爸爸了。
一位老奶奶发现了独自行走的小晶浪,就问她:“你的爸爸妈妈呢?”小晶浪是雷州长大的,根本听不懂当地的方言,所以也不知道跟老奶奶说什么。而她说出的话,老奶奶也听不懂。最后,老奶奶就把小晶浪送进了附近的派出所。
在派出所里,民警询问小晶浪的爸爸妈妈是谁,此时的小晶浪长时间找不到爸爸,受到惊吓,也不知道怎么说了。
民警没有办法,就把小晶浪送到了当地的福利院。福利院给小晶浪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中凤敏,还教她学了很多生活技能,教她学习粤语。有一户人家领养了小晶浪,但是因为不适应,三年以后,小晶浪又被送回了福利院。
发现小晶浪不见了,梁华和弟弟不顾瓢泼大雨,发疯似的到处寻找孩子。他们找了整整一天,也没有见到孩子的影子,兄弟俩只好向公安部门报警。
梁华并没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公安身上,他继续到处寻找小晶浪,到处张贴寻人启事,因为贴得太多,没钱打印,就用手写,他拿着手写的启事到处张贴。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就是2005年的时候,国家还没有建立像现在这样完备的失踪人员信息通报机制,当时也不是像现在这样到处都有监控,公安部也没有建立“打拐”数据库,县区还没有DNA亲子鉴定技术。
要不然,小晶浪可能单单通过派出所的数据就能轻松找到家人。小晶浪所在的福利院,离她爸爸住的地方并不远,但他们一家居然没能团圆。
梁华原本找的那份工作,工厂包吃包住,工资还高,现在他也没心思打工了,他辞掉了工作,拿着女儿的照片,到处逢人便问,打听女儿的下落。
在小晶浪走失的第一周,梁华饭也吃不下,只知道疯了一样到处张贴寻人启事。当他这样没黑没白地找到第七天,回到自己住的出租屋的时候,他连上楼回屋的力气也没有了,最后晕倒在自己租住的房门外边。
在弟弟宿舍楼下有一家小卖部,一位去小卖部买东西的人说,那天他看到过一个小女孩,跟梁华说的情况很符合,他当时看见那个小女孩从小卖部跟前走过,只是不知道之后她到了哪里。这成为了梁华和弟弟找到的唯一一条线索。
梁华的弟弟因为自己的缘故丢了侄女,十分愧疚,现在又见哥哥为了找侄女身心俱疲,连工作也做不了。他就一边帮哥哥寻找侄女,一边拼命工作挣钱,等攒下足够的钱以后,就买下了那家小卖部,他打算守在那里,等待小晶浪回来寻找亲人。
而梁华也改变了寻找女儿的策略,他不再放弃工作专心去寻女儿,因为一大家子人还要等他赚钱养家。他就一边工作,赚个几千块钱,然后一部分寄给家里的妻儿老小,一部分留下来做盘缠继续寻找小晶浪。
梁华采取了拉网式的方式寻找女儿,就是一个街区一个街区地排查。为此他不断变换工作,比如先在古镇工作一段时间,把附近的街道小巷都排查完了,然后再到南头镇找工作,并在那里住下来,然后再把南头镇的街道小巷都找遍。
如此辛苦地寻找,却得不到女儿的一点音信,梁华猜想,女儿应该是被人拐卖了。
但是梁华寻女的脚步一刻也不敢停下来。一年以后,他把搜寻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广东全省。他从中山寻到广州,又寻到深圳。
2008年,梁华的小儿子降生了,在给儿子上户口的时候,父母建议梁华把小晶浪的户口注销掉,这样可以减少计划生育罚款。但梁华却说:“不能注销户口,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保留孩子的户口。”
几年后,梁华继续扩大寻女的范围,他先后到江西、福建、北京打工,一有时间,他就到处寻女。在漫长的寻找过程中,梁华历尽艰辛,整个人消瘦了一圈,体重从138斤降到了98斤。
小晶浪要寻找,家里的3个孩子也要照顾,他们都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兼顾3个孩子,梁华把老家的3个孩子也都接了过来,这样既方便照顾孩子,同时还能挤出时间去寻女。
在梁华住的出租屋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永远都有一个空位子,那是专为小晶浪准备的,梁华盼望着有一天,他聪明伶俐的二女儿会坐在那个座位上跟全家人一起吃饭。
2012年,小晶浪在福利院生活了7年,在这7年里她虽然改了名字,但是幼年的记忆依然留在脑海里,她永远忘不了离开亲人时最后走过的那条路,忘不了让她和亲人阻隔的那座桥,忘不了疼爱她的爸爸,她甚至还记得雷州老家戏台上的雷剧。
就是在这一年,福利院来了一位名叫桑迪的美国女子,她通过一家基金会的介绍,要从福利院找一个孤儿领养。
福利院的负责人把小晶浪带到了桑迪的面前,桑迪一见小晶浪,看到她伶俐乖巧的样子,就喜欢得不得了。桑迪从此就做了小晶浪的养母,她把小晶浪带到了美国。
桑迪是一位爱心人士,她自己生有一个女儿,但是她家里还收养了两个男孩,现在,她又收养了小晶浪。
到了美国,桑迪妈妈就给小晶浪取了一个英文名字——Kylee。为了能融入美国社会,桑迪妈妈首先要教小晶浪学习英语,小晶浪学得非常认真,桑迪发现,这个孩子还没能掌握英语,就急于要表达什么。
半年后,小晶浪终于能用英语跟桑迪进行简单对话了,她学会英语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寻找自己在中国的亲生父母,而且小晶浪还对桑迪说,她不是被亲人遗弃的。
桑迪非常理解养女的心愿,她答应小晶浪到她成年之后,一定带她到中国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桑迪说:“这是你的权利和自由。”
2014年,桑迪和丈夫带着小晶浪飞过大洋,来到了广东中山,小晶浪的记忆还是很准确的,她没有找错地方,而且她还真的带着美国妈妈和爸爸找到了她走失的容桂镇和东凤镇的交界处。
但是这个地方发展得太快了,短短的9年时间,眼前的景象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记忆中的那座桥不见了,路两边的甘蔗田现在盖起了一幢幢高楼大厦。这次寻亲,他们无功而返。
小晶浪在桑迪的呵护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她天资聪颖,学习特别努力,所以她的成绩门门都是A,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学霸EVO视讯。
2018年,梁晶浪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世界名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这一年她正好18岁,已经成年了。
梁晶浪没有忘记大洋彼岸的亲人,她开始为自己做了一个规划,打算一边上学一边打工赚钱,等赚够了钱,她就到中国寻找双亲。
一有时间,梁晶浪就到网上搜寻国内的寻亲信息,她浏览最多的是国内的“宝贝回家”网站。她还尝试着在网站上发帖子,把自己的信息传到网站上,希望通过网站找到亲人。
2018年的3月,梁晶浪得到“宝贝回家”网站志愿者的帮助,在网站上发布了自己详细的寻亲信息,她把自己记得的所有信息都发到了上面,并贴上了自己的照片。
梁晶浪还跟《南方日报》的记者建立了联系。《南方日报》刊发了梁晶浪寻亲的信息。
终于,梁华的亲戚看到了梁晶浪的寻亲信息,并用微信转发给了梁华。当梁华看到梁晶浪的照片,发现她鼻子上有黑痣的时候,他惊喜地跳起来:“错不了,就是我的女儿!”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梁晶浪跟梁华互相加了微信。而且志愿者还安排了双方做亲子鉴定。梁晶浪的血样很快从大洋彼岸寄回了国内。
5月3日深夜,梁华跟梁晶浪开始了微信交流。梁华不知道该怎样跟女儿说第一句话,他打出“孩子”两字,又删掉,又打出“你好”,还是删掉。最后梁晶浪看到的是:“靓女,有件事我想问你。”
梁晶浪马上打出几个字:“爸爸,你说对了。”此时的梁晶浪早已趴在桌子上泣不成声。
2018年7月1日,是梁华一家最激动的时刻。他们早早来到白云机场的接机口,等待美国妈妈桑迪陪同下的梁晶浪。当走在前面的梁晶浪刚走出接机口时,梁华夫妇就呼叫着“晶浪”冲了过去……
梁晶浪奔跑着冲进梁华夫妇张开的双臂,亲吻着他们,梁华夫妇一下子抱住了女儿,一家三口相拥而泣。
13年漫长的等待,13年的艰苦寻找,终于在这一刻,梁家的父母和女儿都得偿所愿。